本文摘要:王秀琴魏永新中国绿色时报7月2日报道三北工程建设区地跨三个温度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沙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在这一地区植树造林难度很大,要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速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依靠科技的强力支撑,是三北工程实施30年的一个重要经验。
王秀琴魏永新中国绿色时报7月2日报道三北工程建设区地跨三个温度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沙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在这一地区植树造林难度很大,要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速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依靠科技的强力支撑,是三北工程实施30年的一个重要经验。■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三北工程落实“科教兴林”战略,注重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建设、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林业人才的培养。
早在1989年,国家林业局三北局就在甘肃、青海两省召开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适用技术推广现场会,并且确定在工程建设投资中固定开展适用技术推广工作的资金比例。在三北四期工程建设期间,科技推广工作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每年从工程建设预算投资中专项安排500万元用于科技推广。目前,三北四期工程进入攻坚阶段,剩下的营造林立地条件很差,依靠科技进步支撑工程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各级工程建设部门更加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工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把科技推广作为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和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大力推广应用适用技术适用技术经济、简约、成熟,是最现实的生产力。各地在工程建设中,把适用技术的应用推广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
在造林技术上,相继推广了机械开沟造林技术,钻孔深栽造林技术,地膜覆盖、节水灌溉经济林业等抗旱造林技术,农防林速生丰产经营技术,伐根嫁接、针阔混交、滚带更新、以松代杨等农防林更新改造技术;在经营模式上,大力推广窄林带、小网格农防林建设模式,针阔混交、多树种混交、乔灌混交造林技术模式,原生植被模拟造林技术模式;在沙区,大力推广庄园式经营模式和生物圈建设模式;在山区、黄土区、沙区,大力推广近自然林业经营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和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等。据不完全统计,三北工程建设第一阶段累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200多项,辐射面积4700多万亩。三北地区造林成活率由过去的不足50%提高到80%以上,造林面积合格率由54%提高到85%以上。
特别是以容器苗、钻孔深栽、大坑换土、地膜覆盖等为主的抗旱造林技术,以窄林带、小网格为主的农防林营造技术,以宽林带、大网格为主的草牧场防护林营造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促进了工程建设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在制约工程建设重大技术难关方面也实现了重大突破。以径流林业为主的系列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突破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缺水对造林质量的严重制约,使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有了明显提高。
■推广项目管理先进模式三北二期工程、三期工程均设立了适用技术推广奖,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通过开展科技推广年、编写技术推广指南、召开技术推广会、组织技术考察、建立健全推广网络体系等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特别是最近几年,工程注重把现代项目管理理念引入科技推广项目管理,在推广项目实施过程中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计划任务合同制、项目实施监理制、经费结算报账制等项目管理先进模式,实现了对项目建设资金、推广效果、建设进度的有效控制,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技术推广效果。■加强典型科技示范作用三北工程特别重视和加强对科技推广示范点、示范区的建设。
去年8月,国家林业局三北局在山西省永和县、隰县召开三北工程科技推广现场会,对三北工程科技推广的经验和成效进行全面总结,进一步推动了三北工程科技推广工作。在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推进三北工程过程中,山西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依靠科技进步放在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位置,依托三北工程创建了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科技推广项目的先进典型,不仅带动三北工程和全省造林绿化工程的快速发展,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三北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三北工程建设30年的实践证明,科技的推广应用对推动三北工程建设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是未来三北工程建设不懈坚持的一条重要经验。
本文关键词:3377体育,3377体育官网,3377体育免费入口
本文来源:3377体育-www.tz-hongzhi.com